2011年2月4日 星期五

興隆淨寺沿革史


興隆淨寺沿革

興隆淨寺原名觀音亭,為高雄古剎之一。

據寺內珍存的開山碑所述:大清康熙已巳(公年1683)年臨濟宗支僧勝芝、茂義、茂伽、普楓分派于東寧,見龜山秀麗形景而有奇,就處搭蓋草亭嗣募建寺、宮,崇祀佛神云云。

甲午戰爭後台灣轄歸東瀛帝國,七七中日戰事爆發,日本軍閥以龜山地勢險要,增闢軍事要塞,勒令拆遷位於蓮池潭畔龜山山麓的觀音亭!亭內所恭奉的佛、神聖像,曾寄跡啟明堂、豐谷宮……同嚐人間顛沛流離之苦楚、歷盡滄桑之浩劫。而地方善信對佛、神的崇敬彌堅,遂於民國三十二年間排除萬難,集資興建於現址,唯因受制於大東亞戰事,物力惟艱使建設難臻至善。

光復後,於民國四十七年,得鄉紳興南磚廠李得地居士倡建,乃重建大雄寶殿,並於民國五十年,禮請嘉義半天岩紫雲寺上天下乙法師晉山擔任住持。乙師屢職後,苦心孤詣、竭力擘創,先是購地五百坪作為擴建寺宇之用地,繼而塑造大佛像暨五百羅漢,且增建兩廂樓房,整理庭園造景,使之成為當今高雄市自然樸實清幽的佛教聖地。

民國六十九年正月,上天下乙上人積勞成疾,捨報往生兜率淨土。翌年,由上心下淳法師接任住持。淳師秉性耿直純厚,慈悲愍人接濟後進、低調不求名聞,有感於久居鬧市,而思「國土淨則眾生淨,國土淨則心淨」,更思有一崇尚自然的天然道場,作為參悟佛法的心靈聖地,於民國七十三年,禮請上明下田法師選中甲仙南隅,並請上月下基法師命名為天乙山,恭請上白下聖老和尚取名為興隆精舍。

民國八十九年,淳師慈悲心海,總能廣納千萬福緣於一時。集興隆淨寺四眾弟子棉力購置荒癈已久的童話世界遊樂區,並於千禧年五月二十日正名為「佛陀世界」。現今為宗教與自然結合的新世紀,在這天生地設師法自然的無生道場中,期能建立一個綠色禪堂,讓我們更容易實踐生活即修行、修行即生活的生命體悟。